粹
粹字的笔画:14画;
I
cuì
ㄘㄨㄟˋ
〔《广韵》虽遂切,去至,心。〕
1.不杂;纯。
《文子·原道》:“不与物杂,粹之至也。”
唐李德裕《汉元帝论》:“粹也者,不杂之谓也,故乖气消散,阴阳不谬。”
2.引申为专一。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故君子贤而能容罢,知而能容愚,博而能容浅,粹而能容杂,夫是之谓兼术。”
杨倞注:“粹,专一也。”
3.纯美。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欻神化而蝉蜕兮,朋精粹而为徒。”
李贤注:“粹,美也。”
明何景明《赠向先生序》:“夷陵向子,粹行敦质,好学而秉礼。”
4.精华,精粹。
唐白行简《石韫玉赋》:“孕明含粹,养素挺英。”
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》:“其言之粹者,非尽失先王遗意也。”
5.精通;擅长。
《新唐书·后妃传下·尚宫宋若昭》:“若宪代司秘书,文宗尚学,以若宪善属辞,粹论议,尤礼之。”
6.通“萃”。齐全;集聚。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凡人之取也,所欲未尝粹而来也,其去也,所恶未尝粹而往也。”
杨倞注:“粹,全也。”
汉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群下至众,而主上至少也,所托财器职业者粹于群下也。”
II
suì
ㄙㄨㄟˋ
〔《集韵》苏对切,去队,心。〕
通“碎”。
见“粹折”。
阅读:139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