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話譯文

《晉書》 > 張華 > 白話譯文

張華字茂先,範陽方城人。父親張平,是魏漁陽郡守。張華年少時孤獨貧寒,自己放羊,同郡盧欽發現而器重他。同鄉人劉放也看重他的才能,把女兒嫁給他。張華學業深厚廣博,辭藻華麗,聰明博學,圓緯方伎一類書籍沒有他不仔細閱讀的。年少時修養謹篤,舉措必定依禮。勇於義舉,救濟急難。器度見識深遠,當時的人很少能測度他。

起初沒有名望,著《鵝鶉賦》來寄托自己的心誌。文辭這樣說:

為什麽上天造化多種多樣,把世間生命分成上萬類。鷦鶉這種微小的飛禽,也要生存呼吸,長著輕巧單薄的身體,沒有讓自己感到高貴的色彩;毛在器物中用不上,肉上不了祭祀的禮器。鷹鷓飛過尚且收攏翅膀,還怕什麽捕鳥的綱!林木草樹之間,是出沒的地方。飛不瀟灑,翔不協調。住的地方容易滿足,要求容易供給;築巢衹不過一根樹枝,每餐不過幾粒米。棲息沒有能滯留的地方,遊玩沒有樂而忘返的去處;不以荊棘為陋,不以香草為榮。一舉一動都覺得安逸。聽任命運支配,與世無爭。這種烏看上去無知,而處身之道又像很有智慧。不懷藏寶物招致禍害,不修飾外表招來麻煩。清靜地自守本性而不自以為是,舉動守舊而簡易。聽任自然的賜輿,不被世間的虛偽所誘惑。雕鷗因有利嘴和利爪而孤傲為人所養,天鵝白鷺也從雲際消失,鵾鶸在幽險中逃竄,孔雀在遙遠的地方生存,那些清晨的野鴨與回歸的大雁,靠振翅高飛避難,都因為羽毛美麗肌肉豐滿,於是無故被害;徒勞地銜著蘆草來避箭,最終還是在逭世上被殺。蒼鷹兇猛而被束縛,鸚鵡聰慧而進了鳥籠,委屈猛誌來服從飼養,把孤獨幽思留在九重天上;改變聲音來順從命令,感嘆折斷了羽翅成了奴仆。留戀鐘岱二山的森林原野,思慕隴坻的高松。雖然在今天受到寵幸,不如往昔那樣從容。海鳥遷居,因避風而飛來;條支的大鳥,飛越山嶺自己來到;扶搖萬裏,飄飄高飛被畏懼所逼。身體大就有妨礙,而形狀珍奇也足以讓人稱贊。陰陽陶冶,萬物在同一空間。大小雜錯,種類繁多。鯧螟以極小的處所為巢,大鵬充滿天際,將與上比不足而與下比有余。遍及天地而遠看,我又怎麽能知道大小究竟是什麽樣。

陳留阮籍看了這篇賦,嘆道:“他有輔佐君王的才幹!”從此名聲開始顯著。郡守鮮於嗣推薦張華為太常博士。盧欽向文帝進言,轉任河南尹丞,未上任,又為佐著作郎。不久,升任長史,兼中書郎。在朝廷上的議論表章奏摺,多被采用,於是轉為正式任命。晉接受禪讓,官拜黃門侍郎,封為關內侯。

張華博聞強記,四海之內,了如指掌。武帝曾經問漢代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,張華應對如流,聽的人忘了疲倦,地圖畫成,左右之人矚目。皇帝對他深感詫異,當時的人把他比作子產。幾年後,官拜中書令,後來加任散騎常侍。母親去世,悲哀超過禮儀,皇帝下手韶勉勵,強令他處理政務。

當初,皇帝暗地裹與羊祜謀劃伐吳,而群臣多認為不行,惟有張華贊成這個計謀。這以後,羊祜病重,皇帝派張華到羊祜那裹,問他伐吳的計謀,事情記載在本書《羊祜傳》。等到將要大規模行動,以張華為度支尚書,安排輜重運輸,決定計謀。大軍出動後,沒有克敵獲勝,賈充等人奏請殺張華以謝罪百姓。皇帝說:“這是我的意見,張華不過與我相同罷了。”當時大臣都認為不能輕易進兵,惟獨張華堅持己見,認為必定取勝。等到吳國被滅,詔書說:“尚書、關內侯張華,先前與已故太傅羊祜共同制定大計,掌管軍事,部署各方兵力,制定謀略,決戰決勝,有首倡謀劃的功勛。晉封為廣武縣侯,增加封邑萬戶,封一個兒子為亭侯,一千五百戶,賜絹萬匹。”

張華在當時名望很大,被眾人所推崇信服,晉史及儀禮憲章都交付給張華主管,多有增減改進,當時的詔書文告都由他起草定稿,聲譽更盛,有臺輔的名望。而荀勖自認為出身大族,仗著深受皇帝恩寵,憎惡妒忌張華,經常在等候時機,打算把張華貶出京城去做地方官。適逢皇帝問張華:“誰可以作我身後的繼承人?”回答說:“明德至親,沒人比得上齊王司馬攸。”這不是皇帝本意,有些違背旨意,離間的話於是流行。派張華外任持節、都督幽州諸軍事、領護烏桓校尉、安北將軍。張華安撫接納新舊居民,戎夏歸順。束夷馬韓、新彌幾國靠山挨海,離州四千多裏,歷代沒有依附的有二十多國,現在都派遣使者朝拜進獻。於是遠夷臣服,四境沒有憂患,連年豐收,兵馬強盛。

朝廷的議論打算征召張華入京任宰相,又打算進封為儀同三司。當初,張華在皇帝前詆毀過不赴朝任職的馮恢,馮魷是馮恢的弟弟,深受皇帝寵信。馮魷曾侍奉皇帝,從容地談論魏晉的政事,於是說:“我認為鐘會引起的爭端,都因為太祖。”皇帝變了臉色說:“你說的是什麽呀!’’馮魷脫帽謝罪說:“我愚昧地瞎說,罪該萬死。然而我隱微的用意,還有可以申述之處。”皇帝說:“你根據什麽那樣說呢?”馮魷說:“我認為善於駕車的人必定要懂得六根韁繩伸縮的規律,善於從政的人必定要掌握精審官員的分寸,因此仲由因為勝過別人而被壓抑,冉求因為退讓文弱而被進用,漢高祖八王因為過分受寵而被夷減,光武帝諸將因為謙讓而能善終。不是皇上有仁義暴虐的區別,臣下有愚笨聰慧的差異,而是由褒貶賜予消奪造成的。鐘會才能見識有限,而太祖過分誇獎他,嘉獎他的謀略,加封他的名器,讓他享有大權,交給他重兵,因而使得鐘會自以為謀劃不會失策,功勞大得無法賞賜,飛揚跋扈,便造成叛逆。假如太祖錄用他的那一點才能,用禮法節制他,用權勢壓制他,把他納入法規,那麽就沒有理由產生作亂的心思,也就不會形成叛亂的事。”皇帝說:“是這樣。”馮魷叩首說:“陛下既然同意了小臣的話,就應該想到堅冰是逐漸凍成的,不要使鐘會那樣的人重蹈覆滅喪亡的路。”皇帝說:“現在難道有像鐘會那樣的人嗎?”馮魷說:“東方朔說過‘談何容易’,《易》說‘臣不保密就會喪失性命,。”皇帝於是屏退左右的人說:“你把話說透。”馮魷說:“陛下的大謀臣,在天下大功顯著,海內沒人不知道,占據一方邊鎮總管兵馬重任的人,都在陛下的考慮之列。”皇帝沈默不語。不久,征召張華為太常。由於太廟房梁折斷,免官。到武帝這一代,都以列侯身份朝見。

惠帝即位,任命張華為太子少傅,與王戎、裴楷、和嶠都因為有名望而被楊駿忌恨,他們都不參與朝政。等到楊駿被殺後,將要廢皇太後,在朝堂上會集群臣,議論的人都迎合旨意,認為“《春秋》中記載棄絕文姜,如今太後自絕於宗廟,也應被廢黜”。惟有張華的議論認為“夫婦之道,父親不能在兒子那裹得到,兒子也不能在父親那裹得到,皇太後沒有得罪先帝。如果把太後列入楊駿的同黨,那是在聖明的當代做了不恭順母親的事,應該按照漢朝廢趙太後為孝成後的先例,貶太後的封號,仍舊稱武皇後。另居別處,以此成全她終生顯貴之恩”。不被采納,便把太後廢為平民。

楚王司馬璋接受密詔殺太宰汝南王司馬亮、太保衛罐等,內外軍隊戰亂,朝廷十分恐慌,無計可施。張華對皇帝說:“司馬璋偽造詔書擅自殺害二公,將士們在倉猝間,認為是國家的意思,因此追隨了他。現在可以派遣人執騮虞幡使外圍軍隊解除戒備,按理必定順風而從。”皇帝依從了他,楚王司馬璋的兵變果然失敗。等到司馬璋被殺,強莖因為首先出謀有功,授右光祿大夫、開府儀同三司、侍中、中書監,金印紫綬。堅決推辭開府。

賈謐與皇後共同謀議,認為張華出身庶族,儒雅有謀略,進沒有威逼皇上的嫌疑,退則被眾望所歸,打算倚仗他治理朝廷綱紀,咨詢政事。猶豫未決,去問裴憔,裴願素來敬重張華,完全贊成這件事。張華於是盡心匡正輔佐,糾正錯誤,雖然在昏庸的皇帝暴虐的皇後之時,而國內安定,這是張華的功勞。張華怕皇後家族勢大,作《女史箴》來諷喻。賈後雖然兇狠忌妒,卻知道敬重垂壟。一段時間後,議論呈跶的前後功勛,進封壯武郡公。張華十余次謙讓,皇帝下手詔敦促開導,這才接受。幾年後,代替下邳王司馬晃任司空,兼任著作郎。

等到賈後謀劃廢太子,左衛率劉卞很被太子信任知遇,每次聚會宴飲,劉卞必定參加。屢次見到買進驕傲,太子怨恨他,從言語臉色上都顯露出來,買謐也不服氣。劉卞把賈後謀劃的事詢問張革,強壟說:“沒聽說。”塑莊說:“塑莊出身貧寒,從須昌的小吏受公的成全提拔,到了今天的地位。士感激知己,因此把話全說出來,而公卻對我有疑慮啊!”張華說:“假如有你說的事,你想怎麽辦?”劉卞說:“東宮俊傑敷不清,四率有精兵萬人。公居主持國政的要位,如果得到公的命令,皇太子入朝任錄尚書事,在金墉城廢買後,兩個黃門的力量就夠用了。”張華說:“如今天子登位,太子,是皇帝的兒子,我又沒有接受命令,忽然參與幹這種事,是目中沒有國君父親,把不孝展示天下。雖能成功,還是不能免去罪名,何況權臣貴戚滿朝,權威不在一方,這樣能安定嗎!”等到皇帝在式幹殿會聚群臣,出示太子手書,展示群臣,沒有敢說話的人。衹有張華勸諫說:“這是國家的大禍。自漢武帝以來,每次廢黜嫡長子,常招致喪亂。再說國家擁有天下的日子不長,願陛下慎重對待此事。”尚書左仆射裴憔認為應該先檢查核對傳書的人,又請求對照太子手書,不這樣,恐怕有欺詐。賈後便從宮內拿出太子平素寫的十余張紙,眾人對比,也沒有敢說不是的。議論到太陽偏西未能決定,皇後知道張華等人態度堅決,於是上表乞求把太子免為平民,皇帝同意了她的建議。

當初,趙王司馬倫任鎮西將軍,撓亂關中,壓差反叛,於是用!延璽旦墅代替他。有人對亟莖說:“童迗貪婪愚昧,信用遜晝,在那裹作亂,而孫秀狡詐多變,是奸人中的首惡。如今可以派梁王殺掉孫秀,割除趙王的一半封地,謝罪闈右,不也是可行的嗎!”張華聽從了他,梁王司馬肜也答應了。孫秀的友人辛冉從西邊來,對攀王司馬肜說:“氐羌是自己反叛的,不是孫秀造成的。”孫秀因而免於一死。司馬倫回朝後,諂媚地對待賈後,於是求綠尚書事,後來又求尚書令。退莖與裴憔都堅決不同意,因而招致怨恨,趟王司馬倫、孫秀恨張華如同仇人。武器庫起火,張華懼怕因此發生事變,列士兵固守。然後再救火,因而歷代的寶物及漠高祖斬蛇劍、王莽的頭、孔子的木屐等都燒掉了。當時張華看到劍穿破屋子飛出,不知飛到了哪裹。

當初,張壟受封的壯武郡有桑樹變成了柏樹,看到的人認為不吉利。此外張華的住宅及官署屢次有妖怪。小兒子張韙因為中臺星分裂,勸張華退職。張華不聽從,說:“天道妙遠,應修養德行去應順。不如靜待,等待天命。”等到趙王司馬倫、遜壺將廢置丘,遝重派司馬雅在夜裹告訴垂莖說:“如今國家將有危難,趙王想與公一起匡救朝廷,做霸王的事業。”張華知道孫壺等人必定要篡奪,就拒絕他。司馬雅發怒說:“刀將要落到脖子上,還這麽說話!”不回頭就出去了。張華在白天剛躺下,忽然夢見房屋塌壤,醒來後厭惡這個夢。這天晚上災難就發生了,詐稱詔書召張華,於是與裴顏都被收捕。張華在死前,對張林說:“你想害忠臣嗎?”張林用詔書來辯解說:“你是宰相,擔負天下大事,太子被廢時,你不能為節操而死,為什麽呢?”張華說:“式幹殿的議論,我進諫的言論都保存著,我不是不勸諫。”張林說:“勸諫不被依從,為什麽不辭去官位?”張華不能回答。一會兒,使者來了說:“詔書命令斬公。”張華說:“我是先帝的老臣,一片赤誠。我不惜去死,怕的是王室的災難,禍害是無法測度的。”於是在前殿馬道南被害,減三族,朝廷內外沒有不悲痛的。時年六十九歲。

張華生性喜好人才,不知疲倦地誘導勸進,以至於家門貧賤而有某一方面長處的人,張華就感嘆稱頌,為他增加聲譽。愛好書籍,遇難時,家中沒有多余財產,惟有文史書籍充滿案頭書箱。曾搬家,書裝了三十車。秘書監摯虞編撰修定官書,都靠張華的書來作為正本。天下秘本。世上稀有之書,都在張華家。他因此博學多聞,世上無人能比。

惠帝年間,有人得到長三丈的鳥毛,拿給張華看。張華見到了,神情慘然地說:“這叫作海鳧毛,一出現天下就亂了。”陸機曾請張華吃蚱魚,當時賓客滿座,張華一動餐具,就說:“這是龍肉。”眾人不信,張華說:“試用苦酒澆它,必有異常現象。”澆酒後泛起五色光。陸機回去問賣蚱魚者,果然說:“在園中茅堆下得到一條白魚,形狀異常,用來作蚱魚,味極美,因此用來奉獻。”武庫封閉很嚴密,裹面忽然有了雉雊。張華說:“這一定是蛇變成了雉。”開庫視察,雉的旁邊果然有蛇脫的皮。吳郡臨平河岸崩裂,出了一個石鼓,敲擊它而沒有聲音。皇帝以此事問張華,張華說:“可以用蜀地的桐木,刻成魚形,敲鼓就響了。”按他說的做,果然聲音傳出幾裏。

當初,吳國還沒被減時,鬥牛兩星宿之間常有紫氣,道術之人都認為是吳方強盛,不能圃謀,惟有張華認為不是這樣。等到吳被平定後,紫氣更顯明。張華聽說豫章人雷煥精於緯書,就邀雷煥同宿,屏退旁人說:“可以一起探討天文,知道將來的吉兇。”於是登樓仰望。雷煥說:“我觀察很久了,衹有鬥宿牛宿之間很有些異常氣象。”張華說:“是什麽吉祥事呢?”雷煥說:“是寶劍的精氣,向上通到天際。”張華說:“你說對了。我年少時有相面的人說,我年遇六十,官位至三公,當會得到寶劍佩帶。逭話豈不是應驗了!”於是問:“在哪一郡?”雷煥說:“在豫章豐城。”張華說:“我打算委屈你做地方官,一同秘密尋找寶劍,可以嗎?”雷煥答應了。張華很高興,當即讓雷煥補任豐城令。雷煥至豐城,挖掘牢獄的房基,深四丈多,得到一個石函,光氣異常,裹面有兩把劍,都刻了字,一把叫龍泉,一把叫太阿。這天晚上,鬥牛兩宿間的紫氣不再出現。雷煥用南昌西山北崖下的土擦拭劍,發出光。用大盆盛水,把劍放在盆上,看劍的人感到光芒耀眼。雷煥派人把一把劍和土送給張華,留一把劍自己佩帶。有人對雷煥說:“得兩把送一把,張公難道可以欺騙嗎?”雷煥說:“本朝將亂,張公將受到禍害。這把劍當系在徐君墓前的樹上。神靈奇異的器物,最終將變化消失,不會永遠被人用。”張華得到劍,珍愛它,常放在座位旁。張華認為南昌土不如華陰赤土,給雷煥書信說:“仔細看劍上文字,這是幹將,莫邪為什麽不再有了呢?雖然這樣,天生神物,最終將合在一起。”於是把一斤華陰土送給雷煥,雷煥再用土擦劍,更是成倍的精亮。張華被殺,劍不知在何處。雷煥死,他兒子雷華任州從事,帶著劍路過延平津,劍忽然從腰間跳出來掉入水中。派人下水取劍,沒看到劍,僅看到兩條龍各長幾丈,盤曲有花紋,潛水的人害怕,從水中回來。一會兒光彩照水,波浪滾動,於是丟了劍。賈華嘆息說:“父親生前說的變化消失的話,張公的最終將合在一起之言,造不就應驗了嗎!”張華的博識多知大多如此,無法詳細記載在這裹。

後來趙王司馬倫、孫秀被殺,齊王司馬岡輔佐朝政,摯虞給司馬同寫信說:“我得在張華死後進入中書省,得到張華在先帝時應答詔書的草稿。先帝問張華什麽人可以輔佐朝政主持重任托付後事,張華回答說:‘明德至親,沒人比得上先王,應該留著他作為安定國家的人。’遣忠良的謀略,真誠的言論,在幽冥中得以伸張,在去世後才見顯赫,和那些得過且過隨波逐流的人不能同Et而語。評議的人有的責備張華在湣懷太子的事上不堅持節操當廷抗爭。在那個時候,勸諫的人一定會因違抗命令而死。先代聖人的教誨,死而沒有好處的話,不用死去要求別人。因此晏嬰,齊國的正卿,不因為崔杼的災難而去死;季劄,吳國的宗室大臣,不去爭逆順的道理。道理講透了而不被施行的話,聖人的教化肯定是不去責求的。”司馬同於是奏報說:“我聽說振興延續國家宗廟,是聖王高政;貶損邪惡嘉獎善行,是《春秋》中美好的義理。因此武王封比幹的墓,掛匾於商容的家門,實在是因為陰間人世是可以相通的。孫秀叛逆作亂,毀滅輔佐的國家,誅殺正直的大臣,傷耗王室;任意施行暴虐乖戾,功臣的後代,多被滅絕。張華、裴頒各自因為能使人恐懼而在那時被殺,解系、解結都因為品德高潔而被他們殺害,歐陽建等人無罪而死,百姓憐惜他們。如今陛下再現El月的光芒,頒布維新的命令,然而那些受害家族沒有蒙受到恩典理義。過去樂郁地位降到皂隸,而《春秋》把造作為違背道義的事記載下來;幽王滅絕功臣的後代,棄絕賢人的子孫,而詩人把造作為譏刺的對象。我在高位上充數,想著奉上我愚笨的誠心。如果符合聖上的意旨,可以讓群臣一同議論。”議論的人各有自己的看法,而多數人認為張華等人是冤枉的。壯武國臣竺道又去見長沙王,請求恢復張華的爵位,根據反對的意見事情被攔置下來。

太安二年,詔書說:“好惡相互攻擊,討好奸邪嫉害正直,自古就有。已故司空、壯武公張華竭盡自己的忠貞,考慮著輔佐朝政,有出謀劃策的功勛,常依賴他。以前因為張華佐助的功績,應該封土,而張華堅決推讓達八九次之多,深切陳述自己不能接受的理由,始終有顛覆失敗危難恥辱的憂慮,言辭懇切至誠,足以勸勉遠近之人。張華的至誠之心,可以在神明前立誓。張莖憑著討伐呈魚的功勛,在先帝那裹受封爵位。以後的封賞既不符合國體,又不該因為小功勞而超過以前大的封賞。張華的被害,都因為奸臣逆賊企圖作亂,無辜地被冤枉殺害。恢復張華侍中、中書監、司空、公、廣武侯以及所沒收的財物輿印綬符策,派遣使者去吊祭。”

當初,陸機兄弟誌氣高遠,自認為是吳的名家,初入盜蕩,不推崇中原人士,遇到亟摹一見如故,欽佩呈睦的德行風範,對張壟如同對老師。退張華被殺後,作諫文,又作《詠德賦》來悼念他。

張華著《博物誌》十篇,與其他文章都流行於世。有兩個兒子:張祎、張韙。

閱讀:18412

《白话译文》简体版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