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話譯文

《古文觀止》 > 象祠記 > 白話譯文

靈鷲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廟。那山下住著的許多苗民,都把他當作神祭祀。宣尉使安君,順應苗民的請求,把祠廟的房屋重新修整,同時請我做一篇記。我說:“是拆毀它呢,還是重新修整它呢?”宣慰使說:“是重新修整它。”我說:“重新修整它,是什麽道理呢?”宣尉使說:“這座祠廟的創建,大概沒有人知道它的起源了。然而我們居住在這裏的苗民,從我的父親、祖父,一直追溯到曾祖父、高祖父以前,都是尊敬信奉,並誠心祭祀,不敢荒廢呢。”我說:“為什麽這樣呢?有鼻那地方的象祠,唐朝人曾經把它毀掉了。象的為人,作為兒子就不孝,作為弟弟就傲慢。對象的祭祀,在唐朝就受斥責,可是還存留到現在;他的祠廟在有鼻被拆毀,可是在這裏卻還興旺。為什麽這樣呢?”我懂得了!君子愛這個人,便推廣到愛他屋上的烏鴉,更何況是對於聖人的弟弟呢!既然這樣,那麽興建祠廟是為了舜,不是為了象啊!我猜想象的死去,大概是在舜用幹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後麽?如果不是這樣,那麽古代兇暴乖戾的人難道還少嗎?可是象的祠廟卻獨獨能傳到今世。我從這裏能夠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,進入人心的深度,和德澤流傳的遼遠長久。

象的兇暴,在開始是這樣的,又怎見得他後來不被舜感化呢?《書》不也是說:“克諧以孝,醇厚友善,不格奸”,瞽瞍也能聽從,那麽他已經被舜感化成為慈祥的父親了。如果象還不尊敬兄長,就不能夠說是全家和睦了;他上進向善,就不至於仍是惡;不走上邪路,就說明一定會向善。象已經被舜感化了。

確實是這樣啊!孟子說:“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國家,象不能有所作為呢!”這大概是舜愛象愛得深,並且考慮得仔細,所以用來扶持輔導他的辦法就很周到呢。從這裏能夠看到象被舜感化了,所以能夠任用賢人,安穩地保有他的位子,把恩澤施給百姓,因此死了以後,人們懷念他啊。諸侯的卿,由天子任命,是周代的制度;這也許是仿效舜封象的辦法吧!

我因此有理由相信:人的本性是善良的,天下沒有不能夠感化的人。既然這樣,那麽唐朝人拆毀象的祠廟,是根據象開始的行為;現在苗民祭祀他,是信奉象後來的表現。這個意義,我將把它向世上講明。使人們知道,人的不善良,即使跟象一樣,還能夠改正;君子修養自己的品德,到了極點,即使別人跟象一樣兇暴,也還能夠感化他呢。

閱讀:19513

《白话译文》简体版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