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
黎字的笔画:15画;
lí
ㄌ〡ˊ
〔《广韵》郎奚切,平齐,来。〕
亦作“菞”。
1.众,众多。
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民靡有黎,具祸以烬。”
毛传:“黎,齐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黎,众也。众民皆然,是齐一之义。”
2.黎民,民众。
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:“群黎百姓,遍为尔德。”
郑玄笺:“黎,众也。群众百姓,遍为女之德言则而象之。”
明潘桂《瑞石赋》:“惠遗黎非小补兮,嗣嘉穀于秋成。”
谢觉哉《感旧》诗:“坟荒草陈血色新,三楚遗黎长饮恸。”
3.黑色。后作“黧”。
《书·禹贡》:“厥土青黎。”
孔传:“色青黑而沃壤。”
4.迟缓,缓慢。
《文选·傅毅〈舞赋〉》:“黎收而拜,曲度究毕。”
李善注:“言舞将罢,徐收敛容态而拜,度曲于是究毕。”
5.比及,及至。参见“黎明”。
6.古高辛氏、颛顼氏的火官。即火神,亦谓阴官。
《书·吕刑》:“乃命重黎绝地天通。”
孙星衍疏:“重黎,颛顼时司天地官名。”
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,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。”
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黎,阴官也。”
《文选·张衡〈思玄赋〉》:“流目眺夫衡阿兮,睹有黎之圮坟。”
李善注:“黎,高辛氏之火正,谓祝融也。”
7.通“藜”。
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:“飘风暴雨总至,黎莠蓬蒿并兴。”参见“黎杖”。
8.通“梨”。
汉班固《白虎通·谏诤》:“夫妻相为隐乎?《传》曰:‘曾去妻,黎蒸不熟。’”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或齎黎枣饼饵,人人赠别。”一本作“梨”。
9.通“犁”。参见“黎然”。
10.古国名。在今山西省长治县境。
《书·西伯戡黎》:“西伯既戡黎。”
孔颖达疏:“黎国,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。”
《文选·班固〈典引〉》:“乘其命赐彤弧黄钺之威,用讨韦、顾、黎,崇之不恪。”
李善注引蔡邕曰:“黎崇,殷诸侯也。”
11.古地名。
黎阳的简称。
汉置县,属魏郡。
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,而请内焦、黎、牛狐之城,以易蔺、离石、祁于赵。”
清孙星衍《〈尚书〉今古文注疏·西伯戡黎》“西伯既戡黎”:“黎阳为汉魏郡属县,有黎阳山,故城在今河南濬县西南。此则尧后之黎,非‘戡黎’、之黎,恐后人误以为一,故附及之。”
12.中国少数民族名。多居于海南省。
《宋史·蛮夷传三·黎洞》:“其服属州县者为熟黎,其居山洞无征徭者为生黎。”
元揭傒斯《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》诗:“黎僚本吾民,抚绥在方面。”
清李调元《南越笔记·黎人》:“黎多符王二姓,非此二姓为长,黎则不服。”
13.指黎母山。
元姚燧《资善大夫中书左丞李公家庙碑》:“及兵占城,转粟黎儋,归佐皇子,致讨日南。”参见“黎母山”。
14.姓。
阅读:171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