夯
夯字的笔画:5画;
I
hāng
ㄏㄤ
〔《字彙》呼朗切〕
1.用力扛。举。
宋朱熹《答吕子约书》:“诚之恐难说话,盖本是气质有病,又被杜撰扛夯作坏了。”
元王和卿《拨不断·大鱼》曲:“胜神鳌,夯风涛,嵴梁上轻负着蓬莱岛。”
吴组缃《山洪》三三:“他把兜着縴索的木扁担横夯在肩头。”
2.众人齐举以砸实地基的工具,多为木製。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看的众人齐打夯儿的唱彩。”
李准《李双双小传》三:“石夯重重落下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来。”
3.用夯砸。
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工段营造录》:“头夯充开海窝。”
韦君宜《一个炼铁厂的历史》:“厂地外围的三面也都是挖地基夯土墙的人。”
4.膨胀;胀满。
宋朱肱《北山酒经·酴米》:“醅面当心夯起,有裂纹,多者十馀条,少者五七条。”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摺:“有口难言,气夯破胸脯。”
5.犹捞取。
元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三摺:“量这个夯钱之夫小可人,怎做这社稷臣!”参见“夯市”。
II
bèn
ㄅㄣˋ
笨,呆。
元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一摺:“你这般胖,立在我解典库门首,知的囉是箇胖和尚,不知的囉,则道是箇夯神儿来进宝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四四回:“这呆子有些夯力量,跳下来,把三个圣像,拿在肩膊上,扛将出来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六回:“小儿蠢夯,自幼失学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六二回:“惟有我是第一个要去:又懒,又夯,性子又不好,又没用。”
阅读:133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