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焉不察
【成语】:习焉不察
【拼音】:xī yān bù chá
【解释】: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【出处】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
【示例】:而不晓文义者,~,概谓有旨为进止。 ★宋·张淏《云谷杂记·取进止》
【反义词】:
【语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;指习惯了就忽略
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着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后因以“习焉不察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。
宋张淏《云谷杂记·取进止》:“当栖楚待罪时,处分未出,其曰进止,是也。而不晓文义者,习焉不察,概谓有旨为进止,如堂底所载,凡宣旨皆云有进止者,相承之误也。”亦作“习而不察”。
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授曲》:“口传心授,依样葫芦,求其师不甚谬,则习而不察,亦可以溷过一生。”
孙中山《民权主义》第四讲:“这种见解和思想,真是谬误到极点,可谓人云亦云,习而不察。”
阅读:1913
标签: 四字成语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