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明

明字的笔画:8画;

míng

ㄇ〡ㄥˊ

〔《广韵》武兵切,平庚,明。〕

〔《集韵》眉兵切,平庚,明。〕

1.指日月的光亮。

《易·繫辞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,而明生焉。”

《史记·曆书》:“日月成,故明也。”

2.用以指代太阳。参见“明两”。

3.照亮。

唐杜甫《月》诗:“四更山吐月,残夜水明楼。”

宋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火尚足以明也。”

《说唐》第十回:“真乃月明千里故人来!”

4.光明;明亮。

三国魏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:“三间房舍,两明一暗。”

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二:“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,衣服穿得更新鲜,头髮梳得更光滑,首饰擦得更明。”

5.天亮;黎明。

《诗·齐风·鸡鸣》:“东方明矣,朝既昌矣。”

《汉书·儒林传·梁丘贺》:“上常夜入庙,其后待明而入,自此始也。”

唐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明登岳阳楼,辉焕朝日亮。”

前蜀毛文锡《醉花间》词:“昨夜雨霏霏,临明寒一阵。”

柯岩《奇异的书简·追赶太阳的人》:“女人心疼地喊:‘黑更半夜的,就不兴明了走?咋的还不等我给你做顿饭?’”参见“明发”。

6.点燃;点亮。

汉王符《潜夫论·遏利》:“知脂腊之可明灯也。”

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:“方士齐人李少翁,言能致其神。乃夜施帷帐,明灯烛,而令帝居他帐,遥望之。”

7.特指松明。

唐柳宗元《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感而赋诗》:“不以险自防,遂为明所误。”

8.明艳;鲜艳。

唐李白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诗:“一溪初入千花明,万壑度尽松风声。”

后蜀顾敻《遐方怨》词:“嫩红双脸似花明,两条眉黛远山横。”

鲁迅《彷徨·在酒楼上》:“﹝山茶树﹞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。”

9.明白;清楚。
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。”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正纬》:“伪既倍摘,则义异自明。”
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十七:“其中有许多委曲,一时说不及,父亲日后自明。”

周立波《诸葛亮会》:“咱们支书说:碰到来历不明的人,都得刨刨根。”

10.懂得;瞭解;通晓。
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以两易一,人莫之为,明其数也。”

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刘慧斐》:“慧斐尤明释典,工篆隶。”

元揭傒斯《寄题胡氏园趣亭》诗:“诗书吾所好,农圃也须明。”

沉从文《从文自传·一个老战兵》:“他又明医术,谁跌碰伤了手脚时,随手采几样路边草药,捣碎敷上,就可包好。”

11.明显。

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则秦不能害齐,亦已明矣。”

南朝宋颜延之《陶徵士诔》:“隐约就闲,迁延辞聘,非直也明,是惟道性。”

清王应奎《柳南随笔》卷一:“髯之不得溷鬚也明矣。”

12.公开;不隐蔽。

宋叶适《上西府书》:“惩人之过,明人之恶,加之窜殛之戮而遗其贵近之厚,是之谓罚。”
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二六:“可是地主是明的,美蒋反动派还派了些特务,这玩艺是暗的。”

13.证明;阐明;表明。

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何以明其然也?”

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魏子所与粟贤者闻之,乃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,请以身为盟,遂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。”

唐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闭户剪髮,以明无意。”

明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明生死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”

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普式庚乃作《俄国之谗谤者》暨《波罗及诺之一周年》二篇,以自明爱国。”

14.圣明;明智;明察。

《易·井》:“王明,并受其福。”

三国蜀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恐託付不效,以伤先帝之明。”

唐吴兢《贞观政要·论君道》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。”

宋王安石《与马运判书》:“在阁下之明,宜已尽知,当患不得为耳。”

廖承志《致蒋经国先生信》:“明若吾弟,自当瞭然。”

15.指使明智。

唐柳宗元《非国语上·料民》:“君子之谏其君也,以道不以诬,务明其君,非务愚其君也。”

16.心地光明。参见“明人不做暗事”。

17.白昼;白天。

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既愆尔止,靡明靡晦。”

郑玄笺:“不为明晦,无有止息也。”

三国吴韦昭《博弈论》:“今世之人,多不务经术,好翫博弈,废事弃业,忘寝与食,穷日尽明,继以脂烛。”

元汤式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三般儿寄语娇姿,昏迷着无明无夜。”

李季《五月端阳》诗二二:“红军战士热情高,不分明不分夜到处奔跑。”

18.旧时指人世间、阳世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明则有礼乐,幽则有鬼神,如此,则四海之内,含敬同爱矣。”

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四·隋感帝歌》:“人神接礼,明幽交畅。”

唐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卢僕射从史》:“吾之形所未圆者三寸耳,飞行自在,出幽入明亦可也。”

19.严明。

《书·康诰》:“敬明乃罚。”
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,言大将军号令明,当敌勇敢,常为士卒先。”

唐韩愈《南海神庙碑》:“公正直方严,中心乐易,秪慎所职,治人以明。”

20.清明;修明。

《书·洪范》:“百穀用成,乂用明。”

《荀子·致士》:“义及国而政明。”

汉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:“夫世衰道微,伪臣虚称者,殆也;世平道明,臣子不宣者,鄙也。”

21.尊崇;尊敬。

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故君者所明也,非明人者也。”

孔颖达疏:“明,犹尊也。”

《管子·牧民》:“顺民之经,在明鬼神,祗山川,敬宗庙,恭祖旧。”

22.用作敬辞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“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”裴松之注引晋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,与明使君会于南阳,同盟结好,不幸遇难,勳业不终。”

唐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赖明君子信义昭彰,致达远冤。”参见“明上”、“明公”。

23.指贤明的人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三载考绩,三考黜陟幽明。”

曾运乾正读:“黜退其幽者,升进其明者。”

《荀子·致士》:“夫是之谓衡听、显幽、重明、退姦、进良之术。”

24.高明。

元关汉卿《玉镜台》第一摺:“老身如今欲待教他写字抚琴,只是无个好明师。”

25.眼睛;视力。

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。”

郑玄注:“明,目精。”

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三代改制质文》:“至舜形体大上而员首,而明有二童子。”

唐柳宗元《非国语上·无射》:“气在口为言,在目为明。言以信名,明以时动。”

26.眼力好;视觉敏锐。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

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臣闻聪者听于无声,明者见于未形。”

宋沉辽《花药山法堂碑》:“求我道能达此事者,若瞽而明,若瞶而聪。”

27.分辨;区分。

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:“昭文章,明贵贱,辨等列,顺少长,习威仪也。”
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是非之形不明。”

28.成;收成。

《诗·周颂·臣工》:“于皇来牟,将受厥明。”

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毛诗下》:“明,成也。暮春之时,麦已将熟,故曰‘将受厥成’……古谓成为明,说见《尔雅》‘功绩明,成也’下。”

29.指使成长。

《墨子·天志上》:“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?以其兼而明之。”

高亨《诸子新笺·墨子》:“此处明字当训为成,言上天对于百姓皆使之长成与成就也。”

30.强盛;旺盛。

《左传·哀公十六年》:“与不仁人争明,无不胜。”

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左传下》:“明,犹彊也。”

《管子·宙合》:“功大而伐,业明而不矜。”

俞樾《诸子平议·管子一》:“谓业盛而不矜也。”

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故仁人用,国日明。”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长而愈明。”

高诱注:“明,犹盛也。”

31.洁净。旧时祭神、供神之物皆洁净,故以明泛指祭神、供神之物。
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使天下之人,齐明盛服,以承祭祀。”

郑玄注:“明,犹洁也。”参见“明水”、“明衣”、“明器”。

32.神;神灵。

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仰之如日月,敬之如神明。”

《汉书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今吾执政毋乃有所辟,而滑夫二川之神,使至于争明,以防王宫室,王而饰之,毋乃不可乎!”颜师古注:“明谓神灵。”

33.今之次,下一个(专指年、月、日)。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壬寅,公孙段卒,国人愈惧。其明月,子产立公孙洩及良止以抚之。”

唐王维《宿郑州》诗:“明当渡京水,昨晚犹金谷。”

34.指五明。古印度五种学问。

南朝梁慧皎《高僧传·神异上·单道开》:“利世须学明,学明能断恶。”参见“五明”。

35.副词。明白地。

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今灭德立违,而寘其赂器于大庙,以明示百官。”
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”

唐韩愈《董公行状》:“公之敌彼有馀力,不如明告之绝,而起兵袭取之。”

杨朔《潼关之夜》:“婴儿的母亲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,站在人堆里,不停地用手拍着小孩,虽然明知道这不能止住孩子的哭声。”

36.通“盟”。对神发誓立约。

《易·随》:“有孚在道,以明,何咎。”

李镜池通义:“明,借为盟。”

马王堆汉墓帛书《战国纵横家书·谓燕王章》:“今王若欲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,则莫若招霸齐而尊之,使明周室而焚秦符。”

汉刘向《列女传·鲁宣缪姜》:“鲁人不顺乔如,明而逐之。”

37.用同“名”。

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朱仝见了,心头一把无明业火,高三千丈,按纳不下。”

38.通“勉”。努力;尽力。

《书·盘庚中》:“明听朕言,无荒失朕命。”

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尚书上》:“《尔雅》:‘孟,勉也。’孟与明,古同声而通用,故勉谓之孟,亦谓之明。……《顾命》曰:‘尔尚明时朕言。’言当勉承朕言也。

《洛诰》曰:‘明作有功。’言勉作事也。”

39.通“萌”。萌发。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平公说新声,师旷曰:‘公室其将卑乎!君之明兆于衰矣。’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明诗》:“至于三六杂言,则出自篇什;离合之发,则明于图谶。”

范文澜注:“明,唐写本作萌,是。”

40.通“萌”。庶民,老百姓。

《管子·侈靡》:“美垄墓,所以文明也。”

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·〈侈靡篇〉的研究》:“‘所以文明也’,刘师培说‘明假为萌’,即是氓的借字。因此我认为‘文萌’就是指凋工之类。”

41.通“鸣”。鸣叫。

《文选·陆机〈拟“今日良宴会”〉诗》:“譬彼伺晨鸟,扬声当及旦”唐李善注:“《春秋考异邮》曰:‘鹤知夜半,鸡应旦明。’明与鸣同,古字通。”

42.朝代名。公元1368-1644年。

朱元璋建。先定都南京,1420年迁都北京。

43.姓。

南朝齐有明僧绍。见《南齐书·高逸传》本传。

阅读:4964

●〖汉字〗明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明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昏

⇛后一个汉字:昍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