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莫

莫字的笔画:10画;

I

ㄇㄨˋ

〔《集韵》莫故切,去莫,明。〕

“暮”的古字。

1.日落时,傍晚。

《礼记·间传》:“故父母之丧,既殡食粥,朝一溢米,莫一溢米。”

宋晏几道《蝶恋花》词:“朝落莫开空自许,竟无人解知心苦。”

元萨都剌《凤凰台怀古》诗:“莫雨楼台连野寺,秋风鼓角动边城。”

2.时间将尽。

《诗·周颂·臣工》:“嗟嗟保介,维莫之春。”

郑玄笺:“莫,晚也。”

宋苏轼《与林天和长官书》之二二:“岁莫,万万加爱,不宣。”参见“莫夜”。

3.昏暗。

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悖乱昏莫,不终极。”

杨倞注:“莫,冥寞,言闇也。”

4.酸模。野菜的一种。

《诗·魏风·汾沮洳》:“彼汾沮洳,言采其莫。”

郑玄笺:“莫,菜也。”

陆玑疏:“莫,茎大如箸,赤节,节一叶,似柳叶,厚而长,有毛刺。今人缫以取茧绪。其味酢而滑,始生可以为羹,又可生食。五方通谓之酸迷,冀州人谓之乾绛,河汾之间谓之莫。”参阅清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卷十。

5.通“幕”。参见“莫府”。

6.通“慕”。贪慕。

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莫,郑音慕。无所贪慕也。”

II

ㄇㄛˋ

〔《广韵》慕各切,入铎,明。〕

1.代词。没有谁;没有什么(指处所或事物)。

《易·益》:“莫益之,或击之。”

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在天者;莫明于日月。”

汉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:“今秦怨毒商鞅之法,甚于私仇,故孝公卒之日,举国而攻之,东西南北,莫可奔走。”

清黄宗羲《刘伯绳先生墓志铭》:“塞门扫轨,邻右莫窥其面。”

2.副词。表示否定。不,不能。

《诗·邶风·终风》:“莫往莫来,悠悠我思。”
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桀死于鬲山,纣县于赤旆,身不知先,人又莫之谏,此蔽塞之祸也。”

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高帝既出,其计祕,世莫得闻。”

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已而,冒顿以鸣镝自射善马,左右或莫敢射,冒顿立斩之。”

唐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”

3.副词。表示劝戒。不要;不可,不能。
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,曰:‘莫如商鞅反者!’”
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其去刚卯,莫以为佩;除刀钱,勿以为利!”晋王羲之《明府帖》:“当日缘明府共饮,遂阙问,愿足下莫见责。”

4.副词。表示揣测。或许;大约;莫非。
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文,莫吾犹人也。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”

朱熹集注:“莫,疑词。”

唐杜甫《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》诗之三:“赋诗分气象,佳句莫频频。”

清纳兰性德《满宫花》词:“盼天涯,芳讯绝,莫是故情全歇。”

5.安定。

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皇矣上帝,临下有赫,监观四方,求民之莫。”

毛传:“莫,定也。”

6.通“慔”。勉励。

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其谢之也,犹未之莫欤?”高诱注:“莫,勉之也。”

7.通“膜”。指生物内部的薄皮形组织。

《礼记·内则》“去其皽”汉郑玄注:“皽,谓皮肉之上魄莫也。”

8.通“漠”。广大。
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今子有大树,患其无用,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,广莫之野。”

王先谦集解引简文曰:“莫,大也。”

9.通“寞”。寂寞;沉寂。

清汪懋麟《送梦敦学士假归桐城》诗之七:“飞腾何限云中鹤,寂莫空馀涧底鳞。”

10.通“谟”。谋;谋划。

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奕奕寝庙,君子作之;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。”

郑玄注:“莫,谋也。”

11.通“劘”。削。

《管子·制分》:“屠牛坦朝解九牛,而刀可以莫铁。”

尹知章注:“莫,犹削也。”

12.姓。

汉有莫氏。见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。

III

ㄇ〡ˋ

〔《集韵》莫狄切,入鍚,明。〕

通“幂”。

封;覆盖。
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插梨》:“插讫,以绵莫杜头,封熟泥于上。”

石声汉注:“《农桑辑要》作‘莫’之外,加小注‘同幂’;渐西村舍本便改作‘幂’。幂,即‘封’的意思。”

阅读:3239

●〖汉字〗莫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莫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莮

⇛后一个汉字:莪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