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
外字的笔画:5画;
wài
ㄨㄞˋ
〔《广韵》五会切,去泰,疑。〕
1.外面。与“内”或“里”相对。
《庄子·天下》:“至大无外,谓之大一;至小无内,谓之小一。”
汉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计倪》:“夫有勇见于外,必有仁于内。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。”
唐韩愈《秋怀》诗:“童子自外至,吹灯当我前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我不瞒你,所有潘公的女儿,要和我来往,约定后门首,但有香桌儿在外时,便是教我来。”
王国维《阮郎归》词:“朱阁外,碧窗西,行人一舸归。”
茅盾《子夜》五:“可是,我们把计划分做两部分罢:云山说的是外的,公开的一部分,也可以说是我们最终的目标。至于孙吉翁的原草桉便是对内的,不公开的一部分,我们在最近将来就要着手去办的。”
2.外表;仪表。
汉扬雄《法言·修身》:“其为中也弘深,其为外也肃括,则可以禔身矣。”
李轨注:“外者,威仪也。”
唐常衮《授郗昂知制诰制》:“冲和简朴,不饰其外。”
3.指外饰。
《吕氏春秋·有度》:“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,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,然而无所行教者……是何也?仁义之术外也。”
陈奇猷校释:“外谓外饰。”
4.表面上。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杨奉、董承外与傕和,内引白波、李乐等破傕。”
唐韩愈《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》:“疏奏,侍郎外称其能,竟坐前敢抗己,衢州飢,择刺史,侍郎曰:‘莫如郎李某。’遂刺衢州。”
5.越出,超出。
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步骤驰骋厉骛不外是矣,是君子之坛宇宫廷也。”
王先谦集解:“言虽驰骋,不出于隆杀之间。”
明何景明《与李空同论诗书》:“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也。下焉者已践近代矣。”
清冯桂芬《〈黄漱庄大令梦菊滇南事迹〉序》:“书中所述大恉,不过养民焉而已,教民焉而已。夫古圣贤论治之书具在,曾有外于斯二者乎!”朱自清《中国歌谣》:“这是学术进化由浑至画的必然的现象,文学亦当然不能外于此例。”
6.忘怀;超脱。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吾犹守而告之,参日而后能外天下。”
郭象注:“外,犹遗也。”
三国魏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吾顷学养生之术,方外荣华,去滋味,游心于寂寞,以无为为贵。”
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七篇:“其外死生,顺造化之旨,盖得于庄生。”
7.疏远;排斥。
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人主则外贤而偏举,人臣则争职而妒贤,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。”
杨倞注:“外贤,疏贤也。”
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今将军坟墓未乾,尽外我家。”
颜师古注:“外谓疏斥之。”
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昔陈胜自欲称王,张耳谏而被外;魏武将求九锡,荀彧止而见疏。”
清魏源《拟进呈〈元史新编〉序》:“每论元代之弊,皆由内北国而疏中国,内北人而外汉人、南人。”
8.谓见外,当外人看待。
唐韩愈《与祠部陆员外书》:“念虑所及,辄欲不自疑外,竭其愚而道其志。”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三:“夫人道个无休外,想当日厚义深恩若山海,怎敢是常人般待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四回:“老弟今这回事,不是我外着你说,我究竟要算是在我们姑娘这头儿站着。”
9.抛弃;废置。
《吕氏春秋·有度》:“许由非彊也,有所通也。有所通则贪污之利外矣。”
高诱注:“外,弃也。”
晋向秀《难养生论》:“有生则有情,称情则自然得,若绝而外之,则与无生同。”
清侯方域《豫省试策五》:“皇帝执太阿以驭天下,亦岂能外赏罚哉!”
10.外诸侯国;外国。
《周礼·夏宫·大司马》:“暴内陵外,则坛之。”
郑玄注:“内谓其国,外谓诸侯。”
《公羊传·桓公十三年》:“内不言战,此其言战何?从外也。”
何休注:“从外诸侯相与战例。”如:崇洋媚外;古今中外。
11.外地;异乡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禹八年于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三国魏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今臣居外,非不厚也,而寝不安席,食不遑味者,伏以二方未剋为念。”
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﹝吴保安﹞遂撇了妻儿,欲出外为商。”
12.外物。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人生而静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动,性之欲也。物至知知,然后好恶形焉。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孔颖达疏:“‘感于物而动,性之欲也’者,其心本虽静,感于外物而心遂动,是性之所贪欲也。”
宋范仲淹《鄠郊友人王君墓表》:“此一书生,既老且贫,每风月之夕,则操长笛奏数曲而罢,凡四十年矣。嗟乎!隐君子之乐也,岂待乎外哉?”
13.谓视为外物。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告子未尝知义,以其外之也。”
金王若虚《揖翠轩赋》:“若夫披风筛月,含烟卧雨,千态万状,皆公之所外也。”
14.指男子。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当是时也,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。”
赵岐注:“普使一国男女,无有怨旷。”
孙奭疏:“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,皆男女嫁娶过时者,谓之怨女旷夫也。女生向内故云内,男生向外故云外。”
杨伯峻注:“这里内外係指男女而言。古代以女子居内,男子居外,所以这里‘怨女’用‘内’字,‘旷夫’用‘外’字。”后世妇女称丈夫为外。
南朝梁徐悱妻刘令娴有《答外诗》。见《玉台新咏》卷六。参见“外子”。亦指男宠,男色。
明冯梦龙《古今谭概·癖嗜·好外》:“俞大夫华麓有好外癖,尝拟作疏奏上帝,欲使童子后庭诞育,可废妇人。”
清吴下阿蒙《断袖篇·张幼文》:“伯起亦好外,闻有美少年,必多方招至,抚摩周怃,无所不至,年八十馀犹健。”
15.指吏役人等。
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,不妄接士宾客,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,皆不得白。”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刘尹在郡临终绵惙,闻阁下祠神鼓舞,正色曰:‘莫得淫祀!’外请杀车中牛祭神,真长答曰:‘丘之祷久矣,勿复为烦!’”
16.称母亲、妻子、姐妹及女儿方面的亲属为外。参见“外戚”、“外祖”、“外甥”等。
17.指外廷臣僚。
南朝宋傅亮《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》:“臣契阔屯夷,旋观终始,金兰之分,义深情感,是以献其乃怀,布之朝听,所启上,合请付外详议。”
南朝梁任昉《奏弹刘整》:“臣等参议:请以见事免整所除官,辄勒外收付廷尉法狱治罪。”
18.指地方官。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。
《新唐书·源乾曜传》:“建言:‘大臣子併求京职,俊父率任外官,非平施之道。臣三息俱任京师,请出二息补外,以示自近始。’诏可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熙宁三年》:“乙丑,司马光因入对,乞外,帝曰:‘王安石素与卿善,何自疑?’”
19.以外。
《诗·魏风·十亩之间》:“十亩之外兮,桑者泄泄兮,行与子逝兮。”
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若雷霆之声,闻乎数百里外。”
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白(李白)诗乐府外,及妇人者实少;言酒固多,比之陶渊明辈,亦未为过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五二回:“殷天锡道:‘放屁!我只限你三日便要出屋。三日外不搬,先把你这厮枷号起,先吃我一百讯棍。’”清赵执信《上元日微阴夕泊惠州合江楼下》诗:“招邀恐不赴,岂知高阳酒徒酒外无能谋。”
茅盾《林家铺子》六:“然而林先生除有庄款和客账未清外,还有朱三阿太……三位孤苦人儿的存款共计六百五十元没有保障。”
20.以前。
《荀子·非相》:“五帝之外无传人,非无贤人,久故也。”
杨倞注:“外,谓已前。”
元柯丹邱《荆钗记·执柯》:“外蒙公祖见赐胙肉。”
元柯丹邱《团圆》:“外者多蒙赐柴炭,感感在心。”
21.另外。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想来是将纔串店的这几个姑娘儿,不入你老的眼,要外叫两个。”
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十:“排工每甲六七釐,外加饭钱。”
22.用在数量词之后,表示有零头。
王萃元《星周纪事》:“﹝皂隶﹞即用十外斤大鍊条套予颈,牵至陶然庐。”
23.异;不一。参见“外心”。
24.非正式的,非正规的。如:外号、外传。
25.特指八卦卦位的上位。
《易·否》:“内阴而外阳,内柔而外刚,内小人而外君子,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也。”
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“蛊之贞,风也;其悔,山也”晋杜预注:“内卦为贞,外卦为悔。”
孔颖达疏:“筮之画卦,从下而始,故以下为内,上为外。此言贞风悔山,知内为贞,外为悔。”
26.佛教称其他宗教、思想为外,自称为内。参见“外道”。
27.传统戏曲角色名。
元代戏曲中有外末、外旦、外净等,大致是指末、旦、净等行当的次要脚色。
明清以来,“外”逐渐成为专演老年男子的脚色。
阅读:43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