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象
1.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。后泛指翻译。
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方之民,言语不通,嗜欲不同。达其志,通其欲;东方曰寄,南方曰象,西方曰狄鞮,北方曰译。”
孔颖达疏:“‘达其志,通其欲’者,谓帝王立此传语之人,晓达五方之志,通达五方之欲,使相领解。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,言传寄外内言语;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,言放象外内之言。”
明归有光《王天下有三重》:“圣法道,道法天,君子之道。所以考三王而不谬,建天地而不悖,质鬼神而无疑,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。不然……以相谕则不得其志,亦寄象鞮译之音而已,何重于王者之文!”章炳麟《程师》:“学之成验,定于校试,校试固不能无偏重轻。藉令试之殿廷,然诸校录者复多白徒,稍上非寄象之材,则目录之士耳!”
2.寄托物象。
南朝宋郑道子《神不灭论》:“悟夫理精于形,神妙于理;寄象传心,粗举其证,庶鉴诸将悟,遂有功于滞惑焉。”
阅读:10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