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理

理字的笔画:11画;

I

ㄌ〡ˇ

〔《广韵》良士切,上止,来。〕

1.治玉;凋琢。

《韩非子·和氏》:“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,遂命曰:‘和氏之璧’。”

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郑人谓玉未理者璞。”

宋王谠《唐语林·识鉴》:“吾闻金刚石至坚,物莫能敌。唯羚羊角破之……今理珠者用此法。”

2.治理;整理。

《易·繫辞下》:“理财正辞,禁民为非曰义。”

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夫能理三苗、朝羽民……其惟心行者乎!”高诱注:“理,治也。”

后蜀顾敻《虞美人》词之二:“起来无语理朝妆,宝匣镜凝光。”

《西游记》第七六回:“好大圣,理着绳儿,从他那上齶子往前爬,爬到他鼻孔里。”

巴金《家》三:“琴理了理髮鬓,说:‘我该走了。’”

3.谓治理得好,秩序安定。与“乱”相对。

《孝经·广扬名》:“事兄悌,故顺可移于长;居家理,故治可移于宫。”

《吕氏春秋·劝学》:“圣人之所在,则天下理焉。”

《后汉书·刘平传》:“其后每属县有剧贼,辄令平守之,所至皆理。”

唐白居易《法曲歌》:“法曲法曲舞《霓裳》,政和世理音洋洋。”

宋王谠《唐语林·政事上》:“数年之间,渔商阗凑,州境大理。”

4.医治。

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夫以德教除残,是以粱肉理疾也。”

晋王嘉《拾遗记·前汉下》:“﹝低光荷﹞实如玄珠,可以饰佩。花叶难萎,芬馥之气,彻十馀里。食之令人口气常香,益脉理病。”

5.物质组织的纹路。
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地有山川原隰,各有条理,故称理也。”

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形体色理,以目异。”

杨倞注:“理,文理也。”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论说》:“是以论如析薪,贵能破理。”

6.本性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而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
郑玄注:“理,犹性也。”

南朝宋谢灵运《石门新营所住》诗:“感往虑有复,理来情无存。”

黄节注:“《礼·乐记》(注)云:理,犹性也。”

7.道理;事理。

《易·坤》:“君子黄中通理。”

孔颖达疏:“黄中通理者,以黄居中,兼四方之色,奉承臣职,是通晓物理也。”

《宋书·王景文传》:“﹝景文﹞美风姿,好言理,少与陈郡谢庄齐名。”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这是没理的事。因是小弟戏谑了他,他便取笑写来的。”

茹志鹃《剪辑错了的故事》二:“﹝他﹞是个贤德的人,话多,也多在理上。”

8.忠恕。参见“理直”。

9.指容止或行动。

《史记·乐书》:“德煇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,理发乎外而民莫不承顺。”

裴駰集解引郑玄曰:“理,容貌进止也。”又引孙琰曰:“理,言行也。”

10.名分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乐者,通伦理者也。”

郑玄注:“伦,犹类也;理,分也。”

11.法纪;法律。

《韩非子·安危》:“先王寄理于竹帛。”

陈奇猷集释:“理,法纪也。”

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将军已下廷尉,使理正之。”

颜师古注:“理,法也。言以法律处正其罪。”

宋洪迈《容斋随笔·佐命元臣》:“其后制节度使而州县之治坏,更二税法而租庸之理怀。”

12.治理狱讼的官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士景伯如楚,叔鱼摄理。”

孔颖达疏引孔晁曰:“景伯,晋理官。”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命理瞻伤、察创……决讼狱,必端平。”

郑玄注:“理,治狱官也。

有虞氏曰士,夏曰大理,周曰大司寇。”

唐王昌龄《洛阳尉刘晏》诗:“削去府县理,豁然神机空。”

元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摺:“姑姑,您姪儿除授潭州为理。”

清顾炎武《哭陈太僕子龙》诗:“初仕越州理,一矢下山贼。”

13.掌刑狱的官署。

汉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明主不晓,以为僕沮贰师,而为李陵游说,遂下于理。”

《晋书·蔡谟传》:“若遂致之于理,情所未忍。可依旧制免为庶人。”

唐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王之遭诬在理,念太妃老,将惊而戚,出则囚服就辩,入则拥笏垂鱼,坦坦施施。”

14.使者;媒人。

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行理之命,无月不至。”

杜预注:“行理,使人,通聘问者。”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解佩纕以结言兮,吾令蹇脩以为理。”

王逸注:“使古贤蹇脩而为媒理也。”

15.申诉;辩白。
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鲍子立乾,申子不自理,廉之害也。”

成玄英疏;“﹝申生﹞遭丽姬之难,枉被谗谤,不自申理,自缢而死矣。”

《后汉书·冯绲传》:“应奉上疏理绲等,得免。”

唐韩愈《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》:“下邽令笞外按小儿,繫御史狱。公上疏理之,诏释下邽令。”

宋王闢之《渑水燕谈录·谠论》:“明年,元昊果反,禹逃归京,上书自理。”
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十三:“昨夜鬼扣山菴,与小生诉苦……要小生出身代告大人台下,求理此项。”

16.犹顺。

《易·说卦》:“发挥于刚柔而生爻,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。”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稽(貉稽)大不理于口。”

杨伯峻注:“理,顺也。”

17.辨别,理解。

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下》:“锯齿不能咀嚼,箕口不能别味,榼耳不能理音乐。”参见“理音”。

18.理睬。多用于否定。

《汉书·淮南厉王刘长传》:“贯高等谋反事觉,并逮治王……厉王母亦繫,告吏曰:‘日得幸上,有子。’吏以闻,上方怒赵,未及理厉王母。”

晋葛洪《抱朴子·讥惑》:“虽见耻笑,余亦不理也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五回:“众亲友也有认得赵堂官的,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,只拉着贾政的手笑着说了几句寒温的话。”

老舍《女店员》第一幕:“咱们虽然住在一条胡同里,可是平日啊我跟志芳都不大爱理你!”

19.温习;重提。

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吾七岁时,诵《鲁灵光殿赋》,至于今日,十年一理,犹不遗忘。”

宋苏轼《观宋复古画序》:“明日昼卧,复梦殊来理前言,再诵其诗。”

《红楼梦》第九二回:“我瞧着那些字也不要紧,就是那《女孝经》也是容易念的。妈妈说我哄他,要请二叔叔得空儿的时候给理理。”

20.奏起。

《史记·乐书》:“《雅》《颂》之音理而民正,嘄噭之磬兴而士奋,郑卫之曲动而心淫。”

三国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理正声,奏妙曲;扬《白雪》,发《清角》。”

唐卓英英《理笙》诗:“频倚银屏理凤笙,调中幽意起春情。”

元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摺:“当此夜深孤闷之时,我试理一曲消遣咱。”

21.通“里”。

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冬三月之病,在理已尽,草与柳叶皆杀。”

高士宗注:“理、里通。”

22.姓。

商末有理徵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
II

lài

ㄌㄞˋ

通“赉”。

赐予。

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,予其大理女。”

裴駰集解:“《尚书》理字作赉。

郑玄曰:‘赉,赐也。’”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·之部古韵证》:“理,古读如赉。

《史记·殷本纪》云:‘予其大理女’,即《书·汤誓》之‘予其大赉汝’也。”

阅读:5202

标签: 杨树 植物

●〖汉字〗理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理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琇

⇛后一个汉字:琅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