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意孤行
【成語】:一意孤行
【拼音】:yī yì gū xíng
【解釋】: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,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。
【出處】: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公卿相造請禹,禹終不報謝,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”
【示例】:皇上和楊文弱、高起潛雖有意與虜議和,但迫於臣民清議,尚不敢公然~,與虜訂城下之盟。 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三章
【反義詞】:博采眾長、虛懷若谷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頑固派
【英文】:take the bit between one's teeth
【日文】:ひたすら自分(じぶん)の意見(いけん)を押(お)し通(とお)す
【法文】:n'en faire qu'à sa tête
【德文】:eigenmǎchtig handeln
【成語故事】:西漢時期,漢武帝重用禦史趙禹為太中大夫,與張湯共同制定國家法律,為了嚴格約束官吏,他制訂“知罪不舉發”和“官吏犯罪上下連坐”等法律。官員們紛紛帶上厚禮去趙禹要求更改法律,趙禹則一意孤行把他們的禮物一一退回
阅读:233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