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益

益字的笔画:10画;

〡ˋ

〔《广韵》伊昔切,入昔,影。〕

1.“溢”的古字。水从器中漫出。引申为水涨。

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澭水暴益。”

2.“溢”的古字。骄溢。

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故有貌愿而益。”

俞樾《诸子平议·庄子三》:“益,当作溢。溢之言骄溢也。

《荀子·不苟》‘以骄溢人’是也。谨愿与骄溢,义正相反。”

3.“溢”的古字。淹灭。

《北史·李询传》:“卫王直作乱,焚肃章门,询于内益火,故贼不得入。”

4.增加。

《易·谦》:“天道亏盈而益谦。”

孔颖达疏:“减损盈满而增益谦退。”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﹝郄氏﹞有是宠也,而益之以三怨,其谁能忍之!”韦昭注:“益,犹加也。”

南朝宋鲍照《拟行路难》诗之九:“还君金钗玳瑁簪,不忍见此益愁思。”

宋曾巩《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》:“窃以谓西北之宜,当择将率;东南之备,当益戍兵。”

5.引申为进一步或进一层。
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路问政,子曰:‘先之劳之。’请益。曰:‘无倦。’”请益,谓请求进一步解释。

6.赏赐。

《易·损》:“或益之十朋之龟,弗克违。”

闻一多新义:“或益之十朋之龟,亦即锡之十朋之龟。”

《墨子·号令》:“寇去,事已,塞祷,守以令益邑中豪杰力斗诸有功者。”

孙诒让间诂:“益,犹言加赏也。”

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能得甲首一者,赏爵一级,益田一顷,益宅九亩。”

7.进益;长进。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益者与?”皇侃疏:“是自求进益之道也与?”唐韩愈《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》:“始微有知,则好学问……月开日益,卓然早成。”
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武技》:“僧问:‘汝益乎?’曰:‘益矣。师所能者,我已尽能之。’”

8.补助;援助。

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。”

姚宏注:“益,助也。”

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禄山闻思明败,乃以精兵益之。”

9.多。

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可以益割于楚。”

姚宏注:“益,多也。”

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……虽周、召、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。”

《魏书·高祖纪上》:“诸州郡课民益种菜果。”

唐韩愈《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》:“益市耕牛,铸鎛钐鉏斸,以给农之不能自具者。”

10.富饶。

《吕氏春秋·贵当》:“观布衣也,其友皆孝悌、纯谨、畏令,如此者,其家必日益,身必日荣矣。”

高诱注:“益,富也。”

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如此者家必日益,而身日安,此所谓吉人者也。”

11.利益;好处。

《书·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助之长者,揠苗者也。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”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汝为吏,以官物见饷,非唯不益,乃增吾忧也。”

12.引申为有益。

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。”
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谐隐》:“会义适时,颇益讽诫。”

13.副词。更加。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国人益惧。”

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”

宋王安石《澶州》诗:“戈甲久已销,澶人益憔悴。”

14.副词。逐渐。

《礼记·坊记》:“故乱益亡。”

孔颖达疏:“益,渐也。”

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武益愈,单于使使晓武。”

宋曾巩《本朝政要策·文馆》:“闾巷山林之藏,稍稍益出,天下图书始复聚。”

15.通“隘”。阻塞。

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携无曰益,牖民孔易。”

俞樾《群经平议·毛诗四》:“《释名·释州国》曰:‘益,厄也。’《古微书》引《春秋元命苞》曰:‘益之言隘也。’隘与厄通……‘携无曰益’,言如取如携,无曰有所阻塞也。”

16.通“嗌”。咽喉窒塞。

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:“得时之稻……舂之易而食之香。如此者不益。”

许维遹集释引李慈铭曰:“益即嗌字。”

17.通“翳”。掩。

汉贾谊《新书·劝学》:“益口笑。”

俞樾《诸子平议·贾子二》:“益读为翳。

《尧典》之益,《秦本纪》作翳,是其例也。

《方言》曰:‘翳,掩也。’翳口笑,即掩口笑也。”

18.《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

《易·益》:“益,利有攸往。”

孔颖达疏:“益者,增足之名,损上益下,故谓之益。”

19.人名。即伯益。相传为尧舜时大臣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帝曰:‘俞!咨益,汝作朕虞。’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丽辞》:“益陈谟云: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

20.古代行政区划名。州名。

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参阅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。

21.古代行政区划名。路名。

宋置。参阅《宋史·真宗纪》。

22.姓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
阅读:3459

●〖汉字〗益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益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盍

⇛后一个汉字:盉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